古州三小的最后一课:南宫28的胜负之道

清晨五点多,乡村仍在沉睡,薄雾笼罩着青石板路,潘利快老师的电动车已经驶过湿润的石板,经过静谧的街道,抵达学校,准备迎接孩子们的到来。没过多久,杨凯和三小足球队的队员们相继抵达。尽管孩子们还眠意朦胧,但对训练的渴望和对足球的热爱显而易见。在几天后即将举行的星球计划“追觅杯”首届班超联赛,对队长杨凯而言,这不仅是学校间的荣耀之战,更是他和六年级队友在三小的最后一舞。

古州三小的最后一课:南宫28的胜负之道

在贵州榕江县古州镇,南岸的古州镇第三小学,孩子们的生活被芦笙的旋律与刺绣的色彩所渗透。在“村超”成功举办后,榕江的公园、街道和广场上,踢球的身影随处可见。榕江县政府借此热潮,积极建立校园足球体系,推动“班超”即校园足球超级联赛的发展。学校希望通过足球,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,很多榕江学生都立志于在球场上踢一场“班超”赛。

星球计划“追觅杯”首届班超联赛自今年五月开始,汇聚了榕江县24所学校的360名新生代球员,将进行68场精彩对抗。在联赛的初期,队长杨凯和队友们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小组赛,接连获得两场流畅的胜利!古州三小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,只需击败车民小学便可晋级总决赛。足球场上的青年们气宇轩昂,随着奔跑,球衣随风飘扬,似乎梦想触手可及。更衣室和场边充满了纯粹的欢悦,孩子们的笑容在汗水中闪烁,兴奋的击掌、拥抱,激动中相互撞肩,彼此之间仿佛已成为最坚实的家人。

“这局一定要赢!”在5月30日的淘汰赛中,古州三小与车民小学较量。赛前的休息室里,球员们满怀期待,渴望胜利。然而,当两支球队在场上对峙时,古州三小在身高和力量上明显处于劣势。随着比赛的进行,终场哨声响起,记分牌定格在1:2。古州三小在这场关键比赛中遗憾落败,石俊毅掩面而泣,泪水中揉杂着对失误的懊悔与对结果的不甘。门将王世兵埋下脸,无法拦住进球,损失对他们意义重大。

“很遗憾,但没关系。”足球的世界不会像动漫那样有完美的结局,2025年的“班超”对六年级的成员来说,未开始的青春就已留下遗憾。然而,足球的魅力在于,失败并不意味着不伟大。在遗憾中成长,才是最好的历练。

而对于教练曾凡涛来说,“班超”不仅仅是场比赛,更是追梦的载体。作为古州三小的足球教练和曾参与“村超”的球员,曾凡涛理解,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除了胜利,更重要的是收获。他在选拔球员时,虽然面临少数家长对“踢球有什么出路”的质疑,但大部分家长支持他们参与足球。锻炼身体的同时,孩子们也不再沉迷手机。“不一定要走上职业之路,找到热爱的运动,并从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”,这是曾凡涛与家长们间的共识。如何面对失败,是他们成长的一课。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,曾凡涛一直在鼓励队伍,告诉他们:“只要有机会,就有胜利的可能。没关系,还有机会。”

比赛结束后,这群追逐足球的少年依然沉浸在失利的失落中,此时古州三小迎来了另一位追球者。在追觅足球公益项目的探访日,星球计划发起人、前女足门将赵丽娜走进了他们的教室。“只要坚持下去,总会迎来胜利的一天!”她鼓励孩子们。对于“班超”,赵丽娜和追觅科技等公益伙伴有着深刻的思考,希望用足球为山区孩子们打开一扇希望之窗,点燃他们的足球热情。

追觅公益的工作人员张毅(化名)对“班超”也有着自己的理解。他每天在榕江的水泥地上看到孩子们追逐足球,尽管地面已被磨得光滑,孩子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。用粉笔画出的球门线,承载了他们对绿茵场的向往,这一幕让他看到了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,也展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。托举这份热爱,需要更多基础设施投资、更多专业教练和更多赛事支持。他表示:“我们并不缺乏有天赋的孩子,只是需要更多高强度的比赛,来提升他们应对现代足球节奏的能力。”

当夕阳将影子拉长,少年们逐渐消失在操场尽头。“哨声吹散了这个未开始的夏天,奖杯停在他们触手可及的位置。”对榕江的足球少年来说,胜负只是青春的句点,而足球教会的更深层意义,才是生命的起点。而在群山的另一侧,由追觅公益捐资建设的栽麻镇足球场上,崭新的绿茵正悄然融入暮色。这里,终将留下奔跑的足迹、扑救的身影,以及无数有关跌倒与爬起的成长故事——关于失败如何成为翅膀,关于成长如何超越输赢。这,才是榕江土地上,真正让足球生生不息的年轮,也是追觅公益在热土上,最希望守护的风景。